秋风一吹就emo?“悲秋综合征”不是“矫情”,是身体在“喊累”
秋风起,落叶黄,当朋友圈里满是“秋日氛围感”晒图时,另一群人却被莫名的低落缠上。40岁的互联网从业者张先生近来总提不起劲,连刷手机都没了兴趣,夜里还睡不香,忍不住怀疑自己“是不是抑郁了”;16岁的高中生小婷更常把“emo”挂在嘴边,盯着窗外发黄的落叶,被凉风吹
秋风起,落叶黄,当朋友圈里满是“秋日氛围感”晒图时,另一群人却被莫名的低落缠上。40岁的互联网从业者张先生近来总提不起劲,连刷手机都没了兴趣,夜里还睡不香,忍不住怀疑自己“是不是抑郁了”;16岁的高中生小婷更常把“emo”挂在嘴边,盯着窗外发黄的落叶,被凉风吹
在秋季,一些人会莫名地出现情绪不稳定、沮丧低落、疲乏无力、劳累倦怠、头脑不灵活、失眠等,这一系列随着秋季而来的情绪症状和健康问题被称为悲秋综合征。
夏日落幕,早秋开始。你是否是越是到了要丰收、收获的时候,越容易感觉到空虚和匮乏,好像自己从一切盛大与美好身边路过,开始怀念夏天的蝉鸣和生机,内心反而更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呢?其实这大概率是患上了“悲秋综合征”。
秋天,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,自古以来就与文人墨客的情感紧密相连。马致远笔下的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,将秋日的寂寥描绘得淋漓尽致;刘禹锡虽言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却也反衬出千百年来人们对秋天特有的情绪共鸣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秋常与萧瑟、凋零相随,落叶纷飞、草
“悲秋综合征”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诊断术语,而是对秋季特定气候与环境变化引发的情绪低落、心理不适及躯体症状的统称,本质上属于 “季节性情感障碍(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, SAD)” 的轻度或典型表现,尤其在秋季高发,常见于气候
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裴双义主任表示,“秋季烦躁综合征(悲秋综合征)”并非严格医学诊断术语,是对秋季特定环境变化相关情绪障碍现象的通俗描述,通常表现为秋季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精力下降、睡眠障碍、食欲改变等类似抑郁症的症状。
“悲秋综合征”是指在秋天因景色萧瑟而使人产生的凄凉、苦闷之感,甚至焦虑、抑郁情绪。这种症状是一种季节性情感障碍(SAD),主要表现为抑郁、焦虑等特征,以秋冬季发作、春夏季缓解为特征。